文/图 简承超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

五彩蝴蝶从远处飞来将你围绕,成群的丹顶鹤从天而降;五光十色的灯光,升降旋转的舞台,美轮美奂的歌舞——曾经,省市两级多个艺术团体排演的歌舞剧、戏曲、杂技表演,在江西省展演中心剧场演出,展现着独特江西文化魅力。

9月21日,江西省歌舞剧院、省杂技团、省木偶剧团等3家老牌剧团在升级改造后的省展演中心举行挂牌仪式,他们都将在这里排练、演出——展演中心的一部分场地已更名为“红谷滩大剧场”,成为省级演出团体的固定排、演场所。

如今的红谷滩大剧场,剧场建筑面积相比之前增加了31.12%。拥有崭新的排练厅,崭新的演员公寓以及观众休息娱乐场所。从2011年迎来首场演出至今,十一年时间过去,全新的面貌红谷滩大剧场即将展现在大众面前。艺术家们将重新在这个梦想的舞台上,向观众继续讲述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,创造属于他们,也属于观众的故事。

新一代“江西剧”从红谷滩大剧场走出

南昌市红谷滩大剧场,一张给江西艺术家们定制的崭新名片。

9月20日15时许,微风。在红谷南大道路口望去,不远处,一座厚重宏伟的高墙建筑屹立着,仿佛高筑的城池一般。

建筑前方的广场上,一块近2米高、6米长的门牌石上印刻“红谷滩大剧场”5个大字。9月21日,江西省歌舞剧院、省杂技团、省木偶剧团等3家剧团在这里举行挂牌仪式,即将正式入驻。

“快一点,再快一点。”声音从红谷滩大剧场4楼一间排练室传来。进门不远处,4名演员正一字排开,手中草帽抛起,起起落落之间,在空中以相同旋律飞舞,依次从空中向下个演员的手中传递;排练室窗边,1名演员双手各持3根铅笔般粗细、约一米长的竿子顶着碟底,练习着《转碟》节目——碟子在竿子顶部平稳地晃动旋转,看上去似迎风而立的荷叶,又若飞舞的彩蝶,优美而抒情。此时,290平方米的省杂技团的排练厅内,十余名杂技演员正在挥洒着汗水训练,精湛的技艺,令旁观者如痴如醉。

“我现在练得是手技杰克棒闭眼训练。”江西省杂技团副团长龚旻此时与演员们正一起训练着。说罢,龚旻便闭上了眼睛将手中的3根形似保龄球球瓶的“杰克棒”快速地抛起,只见杰克棒在空中如同拥有“导航定位”一般,总是能在下坠时回到龚旻的手中,又再次被抛起。此刻,龚旻与杰克棒仿佛已经融为了一体。

“原来的场地狭小拥挤,现在有新场地了,大家想怎么练就怎么练,非常期待。”省杂技团党总支书记刘晓虹神色中难掩激动。省杂技团原先的训练场地,处于南昌西湖嫁妆街中段的易家巷。在这栋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式单元楼内,杂技团全团办公、训练、排演,全部挤在这个单元楼中的居民房。

刘晓虹介绍,在迁入红谷滩大剧场之前,由于单元楼内场地狭隘、老旧,演员们训练场地仅比半个篮球场大那么一点,平时团员训练施展不开,只得错开时间。如今新的环境不仅配有洗衣房、学员宿舍、独立卫生间等=设施,甚至还有两个大排练厅——刘晓虹特意将其中最大的340平方米排练厅,留给了在读杂技班还未毕业的小学员。

省展演中心剧场曾托举赣鄱大戏

2021年年初,江西展演中心项目改造工程剧场改造正式开工,将剧场建筑设为“红谷滩大剧场”,距今一年之余,外立面翻新已基本完成,屋顶正在进行翻新施工,整体的改造已经进入尾声。

时间追溯到2009年5月29日。彼时,总耗资近4亿元,作为江西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省展演中心破土动工,将建成一座集剧场、展馆、配套服务楼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。

2011年4月1日,总建筑面积77490平方米、建筑高度65米的省展演中心开始试运营。建成后的省展演中心恢弘、大气,既具古典风韵,又有现代气息,成为南昌市乃至全省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。

当时,省展演中心剧场建筑面积13311平方米,其舞台面积约1200平方米,观众席近800座——配备了当时先进的升降、旋转舞台,可以通过多维影像、立体声环绕音响营造出精湛的3D影视效果,承载了无数艺术家的“舞台梦”。

多年前,多场文化底蕴深厚、艺术造诣精湛和艺术生命旺盛的歌舞剧、戏曲表演在这里留下浓墨;江西历史、赣鄱文化以剧场为媒介,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大戏……“身临其境”“意犹未尽”“流连忘返”,是当年观众在展演中心留下的记忆。

展演中心剧场到如今的“红谷滩大剧场”

9月21日,全媒体记者从省文演集团了解到,省展演中心升级改造工程已基本完成。当日,江西省歌舞剧院、省杂技团、省木偶剧团等3家省级演出剧团在其中的红谷滩大剧场举行了挂牌仪式。

2020年年初,总投资 8000万元的江西省展演中心项目改造工程完成了招标。改造工程包含剧院、演员公寓、办公区域;提升改造工程分为主体建筑外其他区域为室外园林及室外剧场。

原先面积13311平方米的剧场建筑,改造后建筑面积将达到17454平方米,增加了31.12%。大剧场场地先进的灯光、舞台、音响都令人耳目一新;小剧院精致的装饰,富有国风气息的色彩,令人心旷神怡。

整个剧场共有四层,除了剧场,每层还分别配备了江西省歌舞剧院、省杂技团、省木偶剧团等3家剧团的排练室、休息室等。未来,这些省级演出团体的艺术家们,都将拥有自己的挥汗训练的场所。小艺术家们也将在这里茁壮成长。

一旁紧靠着剧场建筑的,是新改造出来的演员公寓(含展览厅和新闻发布厅),建筑面积共61985平方米。此外,围绕着剧场,改造后的展演中心还引进五星级文演建国酒店,可以为广大观众提供客房、大型餐饮、宴会厅、文化体验、健康养生、户外运动等休息、娱乐环境。

“今年年底,我们就正式入驻这里,我们杂技团的小学员们也有了自己的新家。”刘晓虹透露,省杂技团在今年年底将整体搬迁红谷滩大剧场。“现在大家再也不用挤在一起训练了,再大的戏,我们也能排。”刘晓虹笑称,简单的一句话中,透露出省杂技团的演员们对未来无尽的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