辞旧迎新跑 2018河源万绿湖国际马拉松赛圆满结束
比赛当天,现场数万人共同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。随后,领导及嘉宾共同为2018“河马”起跑鸣枪。
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争夺,来自肯尼亚的MOSES KIPTOO KURGAT以2:18:28获得全程马拉松男子组第一名,同样来自肯尼亚的ROBERT NGACHA KIHOI和Amos kipkemoi cheruiyot分获二、三名,来自中国的曹凤英以3:00:21获得全程马拉松女子组第一名,张晓娟、沈春红分获二、三名。
而半程马拉松男子组冠军被来自肯尼亚的NATHAN CHERUIYOT LAGAT,成绩是1:09:43,半程马拉松女子组冠军则被来自中国的陈丽琴获得,成绩是1:20:56。
(冠军冲刺)
(颁奖仪式)
“河马”集中展示生态河源、现代河源之美
▲▲▲
“河马”赛事是助力河源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,走出生态河源、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的生动实践,展示了生态河源之美。一流的水质、一流的空气、一流的赛道、一流的环境、一流的服务,向全世界立体呈现了客家古邑、万绿河源这座朝阳城市的蓬勃发展的新面貌。同时,“河马”赛事也展示了现代河源之美。广大跑友在河源感受到了日新月异建筑群、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,领略到了河源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,亲眼目睹了河源迅猛发展的旅游产业、体育休闲产业和河源人民满怀信心努力建设“示范区”、“排头兵”的信心和魄力,新时代,新河源,新体育的形象深入人心。
“河马” 精细化服务有力提升了赛事品牌
▲▲▲
经过三年的精耕细作,河源万绿湖国际马拉松赛事口碑、选手参与度不断提高,在去年荣获中国田协“银牌赛事”和自然生态特色赛事的基础上,今年“河马”线上报名人数突破15000人,线下报名2000多人,充分体现了“河马”的吸引力和影响力。
今年“河马”办赛水平、赛事体验和赛事服务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,为选手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。据介绍,本届“河马”组委会以人为本特地开通广州、深圳至河源的汽车接驳服务,方便了广大跑友前往河源参赛。为赛事服务的志愿者达1827名,分别在赛道、博览会、起终点等区域为选手服务。医疗救护方面充分保障,共设置了19个医疗站,配置了20辆救护车,选派了具有丰富赛事保障经验的医护人员183人、医疗志愿者558人、第三方救援队30人、骑行救援队40队和重点盯防队15队、医师跑者60人参与医疗救援工作。此外,还有29名不同时间段的官方配速员陪伴在选手身边,构建了严密的安全防线。安保方面,今年在检录出入口增设了人脸识别安检系统,派出了2000多名警力为赛事安全保驾护航。城市氛围浓厚,河源组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体节目汇演,还组织了群众和学生拉拉队分布在赛道沿途为选手加油助威。
同时,河源本土美食“走”上赛道。组委会为参赛选手准备了丰富美味的赛事补给,除了饮用水、运动饮料、香蕉等常规补给之外,还准备了酸萝卜等多种特色补给,完赛区域更是增设了美食区,为选手免费提供肉丸米丝、老鼠粉、萝卜粄、九重皮、姜茶等河源特色食品补给,使广大跑友能品尝到河源客家特色美食,在冬日里深切感受到了河源暖暖的人文关怀。为缓解选手运动后的疲惫,切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,组委会还为参赛选手提供赛后按摩拉伸、冰池泡脚等赛事服务,参赛选手纷纷为“河马”点赞。
“河马” 助力河源打造成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重要承载地
▲▲▲
据了解,今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开局之年,河源作为广东省8个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之一,全市上下积极投入到文明创建之中,“干净整洁有序、平安稳定和谐”的创建成效初步显现,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,优美赛道、客家文化一览无遗。而作为河源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,河源万绿湖国际马拉松充分展现了生态河源之美和现代河源之美,推动了河源体育与旅游、文化等产业的深入融合发展,助力河源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重要承载地。
据悉,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,东江中上游,面积1.58万平方公里,下辖五县二区,人口370万。河源山清水秀,历史文化底蕴丰厚,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,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,素有“客家古邑,万绿河源”的美誉。改革开放40年来,河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今日的河源,已从扬帆起航的历史阶段步入乘风远航的快速发展时期,正紧紧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、构建“一核一带一区”区域发展新格局、绿色发展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“四大机遇”,努力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的示范区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,走出生态河源、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,致力把河源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重要承载地、现代产业重要战略腹地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延伸区和承载区、绿色湾区美丽湾区重要组成部分、世界级城市群有机组成部分。
马拉松报名网
马拉松专业报名平台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